2025年4月12日,由陕西省图书馆、陕西省律师协会联合举办的第三届“普法惠民 伴您同行”公益法律咨询活动第23期在陕图法律咨询律师工作室101室顺利举行。两个半小时的时间内,康达西安律所李秀梅律师为多位市民提供了免费、专业的法律解决方案,以实际行动践行法治初心,以专业力量守护群众合法权益,传递法治温暖。
活动过程中,咨询者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拆迁补偿、合同纠纷、知识产权保护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李秀梅律师以 “一对一” 方式耐心倾听,结合具体案情剖析法律要点,提供实操建议,让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可落地的解决方案。
李律师刚落座,一位中年男士便急切询问城中村拆迁补偿问题。张先生是城市居民户口,但长期居住在祖辈遗留的村内老房中,拆迁方以其户籍为由拒绝补偿。李律师结合《土地管理法》和《民法典》物权编,耐心解释农村宅基地的特殊性及拆迁安置一村一案的个性化特点,为其梳理维权路径:“您需先通过继承公证明确房屋产权,再依据房屋所有权主张补偿。若协商未果,可向街道办或乡镇政府申请调解或提起行政诉讼。”
王女士带着一沓转账记录焦急咨询:“我交了18万找工作,对方却失联了,这钱还能要回来吗?” 李秀梅律师分析,此属于典型的“有偿服务合同纠纷”,可能涉及合同违约或刑事诈骗,建议民事诉讼与刑事报案双线推进。一方面,需通过民事诉讼追究违约责任,申请财产保全防止对方转移资产;另一方面,若对方虚构岗位信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收款,可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其合同诈骗罪。
雕塑创作者李先生带着两个问题而来:“我的外观专利还在申请中,但下周就要进行展览了,展出时怎么防抄袭?如果想要租村里林地办展览,合同该怎么签?” 针对专利保护,李秀梅律师建议在展品标注“专利申请中”并保留创作证据,其次与主办方签订保密协议,为后续维权筑牢证据链。
针对林地租赁,需先确认林地性质,是“公益林”还是“商品林”,公益林严禁用于非农建设,商品林需经审批后可临时使用,经村民会议表决及林业部门审批,合同中要明确用途、期限及恢复原状义务,确保不违反《森林法》关于林地保护的规定。
下午 16:30,活动在咨询者的感谢声中圆满结束。此次 “普法惠民 伴您同行”活动不仅为市民解决了实际问题,更展现了法律工作者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随着社会治理的精细化发展,类似的公益普法活动将成为提升全民法治素养的重要载体,助力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风尚。
7楼:029-89526365 15楼:029-89525331
西安市雁塔区太白南路139号荣禾云图中心七层、十五层
友情链接:https://www.kangdalawyer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