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6日,由陕西省律师协会、陕西省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陕西省女法律工作者协会联合主办,陕西省律师协会婚姻家庭法专业委员会承办的“《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二)条文解析系列交流会(四)”在省律协一带一路律师学院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汇聚了法学专家、资深律师及实务工作者,围绕婚姻家事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深度研讨,为行业提供了前沿的理论指引与实务经验。陕西省律师协会副会长刘洁、陕西省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会长马钰凤对本次大会进行了致辞。
康达(西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陕西省律协婚家委副主任、陕西省法学会家事诉讼专业委员会主任李秀梅律师参加了本次交流会,并以《父母出资购房离婚房产分割新规解析》为题做专题讲解,深度解析新规要点与实务应对策略。
新规直面现实痛点:父母出资购房成离婚争议"主战场"
近年来,父母资助子女购房成为普遍现象,但随之而来的权属争议频发。李秀梅律师援引《2025中国家庭置业白皮书》数据指出,北上广深86%的年轻人首次购房依赖父母资助,而此类房产在离婚时往往成为矛盾焦点。典型案例显示,父母出资性质认定(借贷/赠与)、房产归属判定(登记效力/出资比例)等问题极易引发诉讼。李秀梅强调:"新规的出台,正是为破解'父母心意'与'法律规则'的冲突提供明确指引。"
新规核心亮点:出资来源和比例为核心,综合裁量显公平
李秀梅律师结合《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二)第八条及典型案例,系统梳理新规三大核心变化:
1、一方父母全额出资购房,无论登记在子女单方或双方名下,原则上推定为对己方子女的赠与,但需结合婚姻存续时长、共同生活贡献等因素,决定是否需对另一方补偿。例如,婚姻短暂且未育子女的案例中,法院可能判决房产归出资方所有,但需补偿对方合理份额。
2、父母部分出资时,若无明确约定,法院将综合出资比例、婚姻存续时间、家庭贡献等要素判定房产归属。李秀梅律师特别提示:"新规摒弃'登记即推定共有'的传统思路,出资来源和比例成为重要但非唯一考量因素。"
3、新规强调对家庭付出价值的司法认可。如在某典型案例中,妻子虽未出资但承担主要家务并照料公婆,法院判决男方获房的同时需补偿40万元,彰显法律对非经济贡献的尊重。
实务指引:风险防范与权益维护的"三维策略"
针对父母出资购房的常见争议,李秀梅律师提出三大实操建议:
1、事前预防:书面协议明确性质
建议通过赠与合同、借款合同或财产约定书,明确出资性质(赠与或借贷)及归属对象,避免争议。例如,父母可备注转账用途为"购房借款"或签署单方赠与协议。
2、证据留存:细节决定权属认定
保留出资凭证、沟通记录等证据,尤其关注款项支付时间与婚姻登记节点的关联性。李秀梅提醒:"事后补签借条需谨慎,法院将严格审查真实性。"
3、调解优先:化解亲情撕裂困局
李秀梅律师强调:“新规的价值在于既保护父母财产,也肯定非出资方对家庭的付出。”她建议同行在处理此类案件时,既要精准适用“出资比例”等技术规则,也要通过调解等方式减少亲情撕裂。
父母出资的本质是爱的延续,而非纠纷的起点。法律人的使命,是让财富传递与亲情守护并行不悖。婚家律师不仅是法律技术的提供者,更应是家庭矛盾的化解者与社会和谐的守护者。
结语:以专业守护家庭权益
本次会议内容充实,研讨深入,研讨会通过“理论解析+案例实操”的双轨模式,为陕西省婚姻家事法律服务专业化发展注入新动力,也为全省律师准确理解和适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二),提升婚姻家事领域法律服务水平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和智力支持。未来,陕西省律师协会将持续推动学术与实务的深度融合,助力律师在婚姻家事领域实现价值突破,让法律成为家庭和谐的有力守护者。
7楼:029-89526365 15楼:029-89525331
西安市雁塔区太白南路139号荣禾云图中心七层、十五层
友情链接:https://www.kangdalawyers.com/